《牛津英語詞典》破例更新!收錄20個新冠肺炎相關詞匯,你認識幾個?
- 2020年04月29日10:31 來源:小站整理
- 參與(0) 閱讀(9017)
新冠肺炎,居家隔離, 方艙醫院,呼吸機,防護服...三個月前,絕大多數中國人對上面這些詞匯都感覺很陌生,有些詞甚至是這次疫情中新創造出來的。
而現在,它們充斥在各大媒體的報道中和我們每個人的日常對話中。
當今世界上最全面和最權威的英語詞典——《牛津英語詞典》最近就因疫情進行了一次破例更新。 收錄了一些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出現頻率很高的英文單詞和詞組。
包括: Covid-19 infodemic R0 self-isolation self-quarantine social distancing WFH PPE to flatten the curve social recession elbow bump
這里賣個關子,先不放單詞釋義?;蛟S有同學知道所有這些單詞和詞組的意思嗎?那你最近沒少看英文報道喔~釋義版見文末。
一、熱度上升最快的英文單詞
在過去的四個月中,有兩個英文單詞熱度躥升極快: coronavirus 冠狀病毒 COVID-19 新型冠狀病毒病
但你知道嗎?在2020年之前,coronavirus 這個單詞在醫學和科研領域以外還很罕見。 COVID-19 這個詞更是在今年2月份才被創造出來。
而現在,主流英語媒體在報道疫情的時候,都會使用 coronavirus 和 COVID-19 來指代新冠病毒。
不過它們在各種媒體上,常會以不同的變型出現。
例如把coronavirus簡寫成 corona,COVID-19 簡寫成covid。 在社交媒體上,甚至還有更短的簡寫,如 rone和 rona。
其中有兩個簡寫:nCoV 和 2019-nCoV 在2月份時,曾被媒體廣泛使用,但此后出現的頻率就沒那么高了。
二、新冠疫情給語言帶來的影響
從2020年1月~3月,出現頻率最高的20個熱門詞匯中可以發現,1月開始,跟新冠有關的詞匯的使用頻率開始增加,但尚未在新聞中占據主導。
其他的時事詞匯如 bushfire(澳洲山火)、koala(考拉)、impeachment(彈劾特朗普)、locust(蝗蟲)的熱度還是比較高的。
但到了3月份,最熱門的20個關鍵詞全部與新冠有關。值得注意的是,從1月到3月,跟新冠有關的關鍵詞出現了一些變化。
1月份,新冠熱詞多與病毒的名稱和癥狀有關。 如:coronavirus(冠狀病毒) SARS(非典) 病毒(virus) 人傳人(human-to-human) respiratory(呼吸道) flu-like(類似感冒)
而到了3月份,新冠熱詞開始轉向病毒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和醫療問題。
如 : social distancing(社交疏遠) self-isolation、self-quarantine(自我隔離) lock down(封鎖) non-essential(非必要,如非必要旅行) postpone(推遲) PPE(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,個人防護設備) ventilator(呼吸機)
《牛津英語詞典》在更新中說,很多在當前疫情危機中廣泛使用的單詞和詞組,并非是全新創造,只是這些用法在今年以前比較少見。
例如,WFH(居家工作)這一縮寫用法是最早出現在1995年,但詞典的執行主編帕頓指出,在今年以前,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縮寫。
PPE(個人防護設備)的出現可以追溯到1977年,以前主要是醫療和急救專業人員使用。
social distancing 這個詞是1957年首次使用的。最初是指一種冷漠或有意與他人在社交上保持距離的行為。但在疫情中,這個詞指的是;保持與他人的身體距離。